赣江新区擘画蓝图 绿色创新独领风骚

2019-06-04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93753

赣江新区,这是一个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兴的秀美新区。一个即将崛起的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开放高地、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

5月的香港,正是春夏之交,枝繁叶茂的美好时节,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港已经展开宽阔的臂膀,翘首迎接着一批尊贵而特殊的客人。他们便是来自江西赣江新区的主政领导,满怀诚意携带大批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向与会嘉宾、客商推介魅力赣江新区。历史将会铭记这一时刻——5月18日上午10时,这是独属于中国中部这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赣江新区的时刻,也是属于海内外广大投资者的绝佳机遇时刻,这里将掀起一股赣江新区投资新潮,势不可挡。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作为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区建设,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江西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经过一年多“赣江人”的努力拼搏,赣江新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一年多发展势态良好  备受关注


2016年10月20日,一个江西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日子,“赣江新区”这一承载着4600万江西人心血和期望的国家级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了。这个年轻的新区自成立初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定位和功能,肩负着江西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改革创新“排头兵”的重任。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赣江新区经济实力能否承担如此重任呢?


国家级赣江新区办公大楼


从卫星图上看,赣江新区包括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和九江市永修县、共青城市的部分街道、乡镇,规划范围465平方公里,呈现“两廊、一带、四组团”的发展格局。新区在四个组团(经开组团、临空组团、永修组团、共青组团)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光电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现代轻纺、有机硅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六大主导产业。

值得期待的是,在赣江新区临空片区一座以钢柱、钢梁为主结构的装配式项目——产业配套服务中心二期工程F区1#楼工程将拔地而起。作为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外形奇特,造型优美,形似盛开的花瓣,又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故而得名花瓣楼。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F区1#楼工程建筑总面积91497.91m2。地下一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使用功能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九层为钢框架结构,建筑功能主要为赣江新区规划展厅、五星级酒店、高级写字楼等。目前进度已达六层,主体结构将于今年8月上旬竣工。

一年多来,赣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大发展”的要求,以全方位创新引领新区开发建设、改革发展,大手笔聚要素、大思维搭平台、大气魄搞建设,相继获得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靓丽的“国字号”名片,发展已经起势。

4月18日,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来到赣江新区调研时再次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集约高效、绿色发展为路径,对标先进、锐意创新,着力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区,为推进全省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据统计,2017年赣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8.2%;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的速度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里位居前列,呈现出乘势而上、大步快进的发展态势。

特别在赣京会、中博会、赣港会、赣台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中,赣江新区始终是中外客商关注的焦点。据了解,2017年新区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0多个,合同金额2000亿元,进一步壮大了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有机硅和现代轻纺六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70%。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优势何在?

据了解,江西是全国首批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五个省区之一,在江西赣江新区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以金融创新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主线,力争5年内通过制度、组织、市场、产品、服务、保障措施等领域的创新探索,实现绿色融资规模较快增长,基本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为何选择赣江新区?

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建洋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不少玄机。

刘建洋说,新区具有绿色资源丰富、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能力突出、政策优势厚集等独特优势,江西要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赣江新区自然首当其冲。以政策优势为例,国家和江西省政府已赋予赣江新区先行先试权,并明确给予财税金融、土地管理、科技人才、税收优惠、涉企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优惠政策。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赣江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30条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支持举措。其中,明确支持新区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举全省之力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中医药科创城公共服务中心效果图


谈及赣江新区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刘建洋表示,新区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就是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绿色资源、发展绿色金融这样一个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方式。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交通、绿色出行,将新区建成绿色引领、生态宜居健康城;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发展,推动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新区绿色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聚集了近百家绿色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公司突破2500家,资金规模突破1400亿元;与中国科学院、北京中关村以及20所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猛增至96家,全年新增专利3807件,相当于每天有10个新专利诞生。

创新驱动显现成效  活力四射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创新无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赣江新区始终坚持以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在全国首创“绿色创新综合体”模式,依托中科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载体,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绿色金融示范街、“双创”集市资源,打造集技术、资金、人才、平台、科创园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例如,2017年,新区新增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与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科研机构和单位深度合作,共建中科赣江(南昌)科创园、生物医药与装备技术研究院、曙光人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北理工赣江实验室、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成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推进高科技项目的产业化。

为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创新这个“第一红利”,新区相继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扶持科技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推出招才引智的“赣江海智”“赣江创新”和“赣江创业”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成立人力资源公司,构建人才服务信息化平台,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及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奖励,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同时,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强化入企帮扶、对口帮扶和专项帮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叠加新区帮扶举措,做到组团全覆盖、企业全覆盖,政策再叠加、环境再优化,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局长刘仁羿在谈及赣江新区创新发展路径时表示,新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比如绿色金融的创新,规划方面的多规合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的商事制度改革等等,都是新区非常有力度、有特点的创新。新区还允许人才在新区工作,但是人才所配套的其他的服务比如社保医保的缴纳,可留在原来的属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盘谋局

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在江西省叠加,赣江新区区域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优势更加彰显,发展潜力加速释放,蓄势崛起态势日益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探索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围绕“一区三口岸”(“一区”即南昌综合保税区,“三口岸”即昌北国际机场的空港口岸、龙头岗综合码头的水港口岸、昌北铁路物流基地的陆港口岸)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南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昌北国际机场年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江西首个千万级枢纽机场;龙头岗码头一期工程已正式对外运营,内贸业务有序开展;昌北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新区与江西省商务厅、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对接,在申报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和特定商品指定口岸、实现进出口商品“进口直通、出口直放”等方面争取支持;在江西省司法厅指导下,组建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引入国际商事仲裁先进制度,打造服务全省的国际化仲裁机构,进一步构筑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赣江新区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产业、创新、生态、政策等优势,以“两区两地”的战略目标统揽新区发展,着力建设宜居新区、实力新区、开放新区、美丽新区,举绿色发展之旗、走改革开放创新之路、出政策组合之拳,全面推进“1+5+4”三大工程,即建设集中起步区儒乐湖新城,搭建行政服务、人力资源、金融资本、创新创业、人流物流和对外开放五大功能性平台,促进四个组团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

这一切,都在指向一个更开放的赣江新区,一个有着对标国际雄心的赣江新区,一个把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视为终极目标的赣江新区。